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发布 正文
时间:2025-07-09 11:24:2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2023年2月16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青年报社联合发布“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包括:1.《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2.北京市
2023年2月16日,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保护布北京青年报社联合发布“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历史包括:1.《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2.北京市举办纪念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暨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动;3.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4.北京市传统地名保护迈出坚实步伐;5.“时间的文化故事”沉浸式数字展亮相鼓楼;6.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7.西城区持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8.“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举办;9.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10.“延庆古村落遗址”亮相2022冬奥会。
有关负责人表示,名城2023年是大看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北京因“都”而立、年度因“都”而兴,北京保护布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历史适逢北京建都870周年,文化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名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看点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年度全面系统保护好、北京保护布传承好、历史利用好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继续关心、支持、参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共同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介绍
(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这是北京市首部为保护特定文化遗产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明确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对象、保护要素和保护原则,政府责任和保护管理机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确立了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制度,加强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价值阐释、展示和活化利用,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2.北京市举办纪念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暨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动
包括举办“名城保护·大家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一脉传城·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座谈会”等活动,发布《2021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事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汇编集(2013年—2022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关键词(汉英对照)》等。
3.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
包括3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53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构成了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的主体,充分体现了红色文化融入北京城市基因、构成北京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
4.北京市传统地名保护迈出坚实步伐
3月,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第一批)正式公布,包括砖塔胡同、史家胡同等598处历史传承稳定、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地名。11月,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第二批)公示,其中包括许多新中国成立后命名的街巷道路名称,如北京站街、体育馆路、展览馆路等,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时间的故事”沉浸式数字展亮相鼓楼
东城区利用科技手段积极助力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阐释和公众参与,充分利用鼓楼内古老券洞空间,通过新型的多维感官沉浸和丰富的交互体验引领观众在时间与空间、传统与时尚的交融中,发现文物古迹的无穷魅力。
6.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西城区第二批文物活化利用项目杨椒山祠、绍兴会馆等9处腾退文物建筑确定利用单位及利用方向并向社会公布。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有情怀、有专业、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中,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7.西城区持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
持续举办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年会、“白塔夜话”、规划设计大师营等活动,推出“京剧发祥地之旅”打卡线路,持续实施“四名汇智”计划,启动“小而精、小而美”特色校建设,进行名城相关主题文艺创作,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打造非遗文化盛宴,通过“会馆有戏”“四节一日”等向公众展示老城保护成果,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名城保护。
8.“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举办
展览汇集全国十余家知名文博单位的171件/套展品,首次以文物为载体系统讲述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古典园林集群在选址、营建、造园艺术、历史功能及保护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并运用大型弧幕投影、动画等,给公众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9.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为迎接2023年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充分发挥昌平区作为北京“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区的资源优势,深化明史明文化研究,明文化论坛致力于推动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历史塑形,为文化铸魂,聚力激发明文化活力新生。
10.“延庆古村落遗址”亮相2022冬奥会
位于延庆冬奥村内的小庄户居住遗址,建于清代。在延庆冬奥村的营造过程中,有关方面将古村落遗址“修旧如旧”原地展示,成为村内的独特景观。遗址于2022年冬奥会期间亮相,丰富了延庆冬奥村的人文内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谭卫平
有的一床难求有的一人难留,养老院之困怎么解?2025-07-09 11:23
中信建投:从房地产周期看螺纹钢和铜资产配置价值2025-07-09 11:12
北上资金净买入121亿 超4200股飘红2025-07-09 11:09
多地发布政策“礼包” 精准发力拉动汽车消费2025-07-09 10:20
台媒:台南一废弃工厂今晚发生爆炸,3人受伤2025-07-09 10:06
全国政协委员姚爱兴:建议加大对“信易贷”的支持力度2025-07-09 10:01
证监会发布4项金融行业标准,券商场外业务资金服务等获统一规范2025-07-09 09:55
主动权益类基金 业绩首尾相差70个百分点2025-07-09 09:35
金山云第三季度营收19.7亿元 同比下滑18.4%2025-07-09 09:14
凯雷Q4持仓:重仓ZoomInfo 大幅增持MKS仪器2025-07-09 09:08
俄媒:俄罗斯一市长辞职,决定上前线参加特别军事行动2025-07-09 11:05
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托克集团遭遇镍欺诈!或面临5.77亿美元巨亏2025-07-09 11:03
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精准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2025-07-09 10:57
俄外交部:若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陆基导弹 俄将回应2025-07-09 10:27
德意志银行考虑缩减杠杆融资业务 将资源用于其他业务板块2025-07-09 10:24
银河期货:镍:政策预期终将落地 旺季成色有待验证2025-07-09 10:16
新城控股联席总裁曲德君失联:正配合调查,曾在万达工作17年2025-07-09 09:47
中国酿酒大师:尹花——专注啤酒廿载的科研之花2025-07-09 09:25
11月LPR报价维持不变,机构:5年期报价有望继续调降2025-07-09 09:17
避免地产债务危机传染?越南出“奇招”:允许用其他资产偿债2025-07-09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