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强收缩”政策祸害全球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国际观察)美联储“强收缩”政策祸害全球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美联储上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强收缩为今年以来连续第三次如此大幅加息。美联这表明,储政策祸在看到通胀水平明显回落之前,害全美联储大概率不会停止其“强收缩”政策。强收缩
观察人士指出,美联激进加息是储政策祸美方反复权衡算计后选择的策略,意在借美元霸权向外转嫁危机,害全本质上是强收缩损人利己、祸害全球。美联
全球苦美久矣
今年3月以来,储政策祸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均超过8%。害全对通胀失控的强收缩担忧,刺激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急刹车、美联猛转弯,储政策祸3月以来已累计加息300个基点。
出于捍卫本币汇率、防范外资抽逃和遏制输入性通胀等考虑,众多央行被迫跟随美联储大幅加息。世界银行日前指出,到2023年,全球货币政策利率平均水平或将升至近4%,比2021年高出逾2个百分点,这将打压本就低迷的世界经济。
在美联储“强收缩”压力下,从欧洲到亚洲,从拉美到中东,不少国家本币汇率下跌至多年来低点,输入性通胀压力陡增,债务违约风险上升,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一些经济体在保经济和稳汇率之间艰难抉择,日本等西方主要经济体甚至被迫干预市场稳定汇率。
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艾汉·柯塞指出,如今的情况与债务危机频发的20世纪80年代有相似之处,令人担忧。
上世纪80年代初,因前期货币宽松政策等因素,美国通胀率升至两位数,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通过持续激进加息控制通胀,代价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球经济遭受重创,拉美等地区多国爆发债务危机并陷入长期经济动荡。此外,在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美国因素均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西班牙《起义报》日前刊文指出,包括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发现,二战后发生过一系列美联储尝试故意引发经济衰退以降低通胀的情况,并在波兰、拉美、撒哈拉以南非洲、韩国和其他地区引发债务危机。
“我非常担心,可能发生同样的债务危机连锁反应。”柯塞说。
这种担忧正不断变为现实。在美联储“强收缩”压力下,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国最近债务偿付压力陡增,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
“美元微笑”收割全球
人为制造危机并转嫁危机,是美国的特权。这项特权基于美元霸权,即美元作为全球头号支付货币和储备货币的独特地位。目前,美元在全球央行国际储备中的份额仍接近六成,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将近四成。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刊文指出,美国经济非常强劲时,美元往往会升值;而在美国经济疲软且世界经济面临衰退时,美元往往也会升值。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美元微笑”,因为美元在两种极端情况下都会走强。
换言之,当经济处于扩张周期时,美联储可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放任廉价的华尔街资本到处“攻城略地”,制造泡沫,通过投机交易,收割全球。
当遭遇经济困境时,美联储则收紧流动性,拉升美元汇率,促进美元回流,提振国内经济,同时让美国能靠强美元以更低成本进口商品,缓解通胀,向外转嫁危机,再度收割全球。
当前条件下,华盛顿显然不介意以“强收缩”引爆一场衰退。因为,按照以往经验,只需确保其他经济体境况更差,就能让美国经济经历短暂震荡之后,占得复苏先机。
日前,彭博社发表题为《美国正在输出通胀,美联储加息将让情况变得更糟》的文章指出,美国通过大量进口全球商品和超级坚挺的美元,对外输出通货膨胀,给全球带来麻烦。
此外,美联储“强收缩”还会通过制造财政困境、引发资本抽逃、打压经济产出等方式恶化他国经济。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所言,“美元微笑”让世界其他国家皱眉头。
霸权成瘾实难戒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戈德伯格日前在题为《单靠美联储加息无法遏制通胀》的文章中指出,美国物价上涨可能是疫情后需求过热所致,但供给侧因素,特别是疫情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和乌克兰危机升级造成的能源危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单纯“强收缩”政策有利于遏制需求扩张,却无法解决地缘政治危机、保护主义和供应链危机等复杂因素叠加导致的供给侧问题。解决本轮高通胀难题,需要组合疗法,而非一味搞“强收缩”。
分析人士认为,对美国政府而言,正确的政策选项包括且不限于:取消不必要的贸易和投资壁垒;通过外交努力给乌克兰局势降温,缓解能源和粮食危机;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国内劳动参与率;改善基础设施,缓解物流瓶颈;加强国际政策协调等。
是开辟正确而难行的新路,还是延续错误却好走的老路?华盛顿显然缺乏革故鼎新的远见和动机,也按捺不住利用霸权转嫁危机的冲动,对内放任财政赤字高企、对外滥用金融制裁,在将美元工具化、政治化、武器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代价是不断损害和透支美元信用。
这个代价正在显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央行国际储备中的份额降至58.81%,创下26年来新低。
“美国的货币政策最终将让美国自食其果,这只是时间问题。”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博格-乌伊告诉新华社记者。
- ·小米总裁王翔谈高端战略复盘 清库存耗费成本初见成效
- ·胆儿太大!男子居然冒充驾校教练违法上路教学
- ·东软刘积仁:敬畏汽车行业 参与制定汽车信息安全国家标准
- ·比亚迪王传福:中国电动车时代不会被金属钴、金属镍卡脖子
- ·打新早报:标签印刷设备稀缺标的,炜冈科技值得申购吗?
- ·视频|美国IT巨头成网络攻击帮凶!有何难言之隐?
- ·泓湖投资梁文涛:今年港股调整的原因是海外流动性的收紧、美元利率的上行
- ·水利部部署开展2022年农业灌溉面积遥感监测与用水量核算应用示范工作
- ·昊志机电暴跌逾15%!53岁女董事长被查,弟弟正取保候审
- ·谷歌创始人押注的飞行汽车,黄了
- ·富士康在印尼成立合资公司 生产电动汽车和电池
- ·索尼IMX978、IMX890曝光:拍照视频两手抓的双画幅超级大底传感器
- ·罗氏抗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在中国申报上市
- ·苹果修复iOS16系统!富士康拆除iPhone14部分产线?内部人士回应→
- ·“木头姐”辞去ARK两小型基金投资经理一职
- ·中国软件国际9月23日回购100万股
- ·医疗App隐私泄露,更重要的是机制完善
- ·拆除iPhone 14部分产线?富士康内部人士:对生产无太大影响 转产高端机型
- ·北向资金净卖出5.06亿元 贵州茅台净卖出3.45亿元
- ·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深圳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九
- ·存在内部控制管控不到位等多项违规行为 海顺投顾湖南分公司被暂停新增客户一年
- ·王传福: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 ·朱安平:行业比较研究的苦难辉煌——研究所的行业比较研究工作是我们所共同的重要精神财富
- ·银保监会:前8个月制造业贷款新增3.7万亿元 增量为去年同期的1.8倍
- ·俄媒: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称,将不邀请俄官员参加2023年会议
- ·朱安平:行业比较研究的苦难辉煌——研究所的行业比较研究工作是我们所共同的重要精神财富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员工及高管待遇将“一升一降”
- ·“金九银十”来了!钢企供给端发力,钢价后市咋走?这一行业需求成关键因素!
- ·湖南省安委办调研督导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潜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5.06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6.81亿元
- ·美国衰退风险加大:连银行都在过紧日子 人们借钱更难只能少花
- ·郑商所:关于2022年国庆节期间夜盘交易时间提示的通知
- ·大动作频出!“宁王最大对手”连签三笔大单 加强在美电池供应链
- ·338亿元!厦门航空买下40架空客A320NEO,全波音机队迎来新队友
- ·新西兰年度贸易逆差达8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 ·教育部:88%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预收费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