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上海一基金经理网恋,被工厂女工骗走29万 正文
时间:2025-07-09 04:17:4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时尚
面对交易所的问询函,患上“拖延症”。今年5月5日,深交所对*ST科林下发2021年年报问询函,要求*ST科林在5月18日回复。谁能想到,*ST科林拖了半年未回复,深交所此前几次发函催促不见效,此次计划
面对交易所的上海问询函,患上“拖延症”。基金经理
今年5月5日,网恋深交所对*ST科林下发2021年年报问询函,被工要求*ST科林在5月18日回复。厂女谁能想到,工骗*ST科林拖了半年未回复,走万深交所此前几次发函催促不见效,上海此次计划延期至11月24日回复。基金经理
目前,网恋深交所相继下发的被工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问询函,厂女被*ST科林一直延期回复。工骗11月11日,走万深交所下发2022年三季报问询函,上海要求*ST科林结合三季报披露的营收、员工离职等情况,对此前相关问题进一步论证。
问询函拖延半年不回复
从5月19日至10月28日,*ST科林多次披露《关于延期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公告》,此前预计在11月10日前,完成2021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工作并对外披露。
不过,*ST科林又爽约了。11月11日,*ST科林公告称,由于《年报问询函》涉及的部分事项,尚需进一步补充及完善,向深交所申请延期至 11月24日前,完成《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工作,并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同时,对2022年半年报问询函,*ST科林也是久拖不回。
9月8日,深交所下发2022年半年报问询函,要求*ST科林于9月15日回复,但是直到11月3日仍未见其披露回复公告。
11月4日,*ST科林公告称,《半年报问询函》涉及部分事项尚需进一步补充及完善,向深交所申请延期至11月17日前,完成问询函回复工作并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ST科林的“拖”字诀,着实让深交所看不下去。
5月18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提及*ST科林尚未对2021年年报问询函的相关问题,进行完整、准确地回复。
8月29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再次提及*ST科林截至目前,仍未完整回复2021年年报问询函的相关问题。
总结*ST科林延期回复公告,均提及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问询函中涉及的部分事项,尚需进一步补充及完善,所以多次延期回复。
11月11日,深交所下发2022年三季报问询函,再次重申*ST科林尚未回复的函件包括:5月5日发出的2021年年报问询函、8月29日发出的关注函、9月8日发出的2022年半年报问询函。
“拖延症”背后
*ST科林对定期报告问询函久拖不回,似乎有更多需要探究之处。首当其冲的,就是其主业营收的稳定性。
4月15日,*ST科林回复关注函表示:“公司收购天溢科技并更名为易有乐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易有乐”)以后,经过发展已搭建了完整、专业和高效的技术研发、项目运营及技术运维团队,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业务模式,报告期内主业收入均基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
4月30日,*ST科林披露2021年年报称,公司2022年将巩固原有SaaS电商平台技术研发优势领域,同时积极拓展新业务,核心竞争力稳步升级,高速提升研发及服务能力。
来源:*ST科林2021年年报不过,2022年第三季度,*ST科林报告期实现营收669.22万元,同比下降10.66%,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的净资产首次为负。
图为:*ST科林2022年三季报部分财务数据研究*ST科林自2021年以来七个季度营收的情况可以发现,其收入波动较大,并在2021年第四季度出现超高峰值。
图为:2021年至今,*ST科林按季度实现的营收 来源:*ST科林2022年三季报问询函深交所要求,*ST科林结合上述营收特征,以及前期信息披露中对业务模式的相关表述,分季度列示其主业收入的具体构成,说明完成收购转型后的主业是否稳定、可持续。
此外,*ST科林要进一步说明,公司存在收入显著波动、大额亏损导致净资产为负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与前期信息披露不一致的情形。
员工保障方面,也是*ST科林的一大问题。
202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累计欠付员工6个月工资,部分员工离职。公司控股子公司易有乐因劳动合同纠纷而产生仲裁事项,导致易有乐银行账户被冻结,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而*ST科林2021年年报称:“公司凝聚了一批与企业文化及价值观一致、认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人才,为公司长久发展及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
来源:*ST科林2021年年报对此,深交所要求*ST科林结合上述事项,说明公司发生欠付工资、劳动合同纠纷等风险事项的原因及时间点,并说明员工离职对公司主业稳定性、可持续性于何时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存在与前期信息披露不一致的情形。
按照深交所要求,*ST科林需要在11月18日前,回复2022年三季报问询函。只是基于前期问询函久拖不回,这次公司能否如期回复?
责编:张晓光 校对:张 宇总审读:朱建华
更多痛苦还在后头?分析师称特斯拉股价或跌至100美元2025-07-09 03:38
六大行前三季度日赚37.86亿: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资产质量改善2025-07-09 03:16
俄乌协议即将到期,乌运粮港口局势如何?听敖德萨粮农讲述粮食出口2025-07-09 03:15
平均每分钟有7人确诊,癌症患者的福音!肿瘤基因检测有望医保支付2025-07-09 03:04
由科创板转战创业板!蓝箭电子业绩下滑 市占率不足1‰?2025-07-09 03:01
“金九银十”,中国车市活力尽显2025-07-09 02:36
我国长护险已覆盖1.45亿人 各地多渠道破解资金和服务难题2025-07-09 02:34
销量大增但尚无规模效应,赛力斯三季度净亏逾9亿元2025-07-09 02:04
不出3年中国或成全球最大数据圈,上海这个“未来之城”首发2025-07-09 01:48
阳光保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维功:坚守主业定力 担当时代使命2025-07-09 01:42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比较有力2025-07-09 03:36
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超350%2025-07-09 03:28
比亚迪电子:今年前9月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下降42.66%2025-07-09 02:41
9月末全国期货公司客户权益环比略降2025-07-09 02:41
美联储“鹰”声不断 多位官员重申:遏制通胀仍是首要任务2025-07-09 02:32
药明生物CEO陈智胜:美国商务部“未经核实名单”事件已基本解决 未来可通过全球布局以规避相关风险2025-07-09 02:18
增收不增利 桃李面包陷怪圈2025-07-09 02:08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23.25亿元同比增加45.98%2025-07-09 01:45
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2025-07-09 01:42
央行: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 住户消费贷款增速持续回落 |快讯2025-07-09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