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上半年克服超预期困难 国民经济迎来恢复关键期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近日,北京国民经济半年报出炉,日报在上半年面临国内疫情散发和国际上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冲击下,上半国民经济二季度艰难实现了0.4%的年克增速,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服超复关当前的预期迎恢经济恢复情况如何?如何施策?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最新一期月度报告认为,当前国民经济正迎来恢复关键期。困难
今年,国民国民经济在1至2月呈现超预期的经济键期复苏走势,但进入3月,北京国内疫情反弹让工业、日报服务业、上半消费等多项宏观指标受到影响,年克进入4月,服超复关大多数主要指标呈现下降趋势。预期迎恢而后,随着5月、6月各地疫情的逐步受控,国民经济出现逐步的复苏。
工业面临复苏和成本消化关键期
CMF月度报告认为,当下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正处于恢复的关键期。工业方面,处于生产恢复和消化成本的关键期。当前,工业生产虽然正在恢复,但PMI(采购经理指数)显示,供给冲击、需求不够强劲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等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危机仍在,如何消化成本也成为当下考验。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5%,利润为负,但降幅收窄。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维持了1%的正增长,但行业分化严重,上游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很高,但下游制造业利润却出现大幅下降。
稳定物价消费复苏迎关键期
如何稳定物价,恢复消费信心,同样处于关键期。从上半年数据看,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7%,处于温和上涨水平。但报告认为,6月全国CPI同比涨幅达到2.5%创下年内新高,已经显示出物价抬头的走势,防控通货膨胀近在眼前。不过,随着夏粮丰收、猪肉价格的下降,物价稳定也有较好基础。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呈下降趋势,是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中较少的下降指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复苏的乏力。央行调查数据也显示,收入感受指数和信心指数,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都有一定的回落。“二季度出现信心低谷的情况下,三季度居民对收入的感受和信心的转变将对消费带来重要影响。”报告认为,疫情防控更加科学、提振就业以及促进增收的一系列举措,将对消费者信心恢复至关重要。
房地产处于稳定资金链关键期
今年1至6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4%,房地产行业还处于稳定资金链的关键期。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5.3%,其中,个人按揭贷款规模下降25%,显示出部分群体购房意愿下降。受投资下滑和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4.4%,土地成交款下降48.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6.3%。销售不旺,房地产资金来源融资渠道变得困难。
报告分析,针对多地停贷现象,目前提出“保交楼”是一个底线政策,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还需要高度重视。在监管预售资金不能挪作他用的同时,还需要开辟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风险处置。
此外,报告认为,汽车消费对冲商品房销售及投资的效果和持续性需要关注。上半年,汽车销售成为消费中的一大亮点,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走高,一定程度对冲了房地产销售的下滑。
本文地址:http://bbs.mobilemedicallimited.com/news/810e8869830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